A+ A-
A+ A-

按照一个家庭平均年产量两万算,赋税要缴纳一万,剩下的一万斤粮食供百姓一年到头吃,其实是有些勉强的。


所以这个时代大部分人一天只吃两顿饭,早上一顿饭,晚上一顿饭,中午全靠熬,压根没有一日三餐这个概念。


而且就算如此,一年到头下来其实一家人的吃喝用度,能够存下来的粮食能有个一两百斤已经足够欢天喜地了。


而按照一夫百亩的分配制度来说。


倘若分出来十亩用来种红薯呢?


按照亩产两千斤来算,十亩地就能出两万斤红薯。


赵彻说了,红薯不能一年到头一直吃。


可是可以红薯粮食相结合嘛。


最起码可以省下来一半的粮食。


这样下来原本一个普通家庭一年最多存下来一两百粮食。


有了红薯以后,一个普通家庭甚至可以存下来几千斤粮食。


倘若两三年没有灾害风调雨顺,普通家庭也能拥有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。


不至于因为一次灾荒颗粒无收而典儿卖女家破人亡。


百姓过得更好,生活压力更低这只是表面上红薯带来的优势。


而其背后则意味着更多。


这毕竟是以农为本的时代。


有了粮食,相当于有了一切。


有粮食未必可以征服天下,可是没有粮食,活着都难。


打个最简单的比方。


赵彻曾经在前世刷到过一个很有趣的话题。


假如给秦始皇一个世界地图世界将会如何?


大秦的铁骑能否凿穿世界?


赵彻也幻想过这个问题,一直没有得到结论。


直到来到大秦赵彻才明白,不可能。


永远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。


事实上这个时期已经有道家名士提出了地圆说。


而战国名士邹演也提出了大九州说。


主要内容就是中原不过是小九州。


而整个天下其实有九个大洲,中原只是其中之一。


而且这个说法在战国直至秦汉时期是近乎于定理的存在。


上到君王下到走卒都相信天下有大九州。


可是那又如何?


政哥不可能不知道大九州之说。


古人也并不是没有想象世界辽阔的智慧。


实在是,心有余而力不足啊!


政哥自比德高三皇功盖五帝,怎么可能不想征服大九州?


可是大秦的后勤跟不上了啊!


大秦铁骑再牛逼,也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啊。


抛开后勤谈战争都是在耍流氓。


而政哥的雄心壮志,受限于大秦的后勤事实上也不得不克制。


其实纵观政哥的布置,就可以看出来,政哥是真的有继续扩张的想法的。


往北,匈奴边境陇西郡驻军三十万。


往南,百越边境驻军六十万。


如果只是守城的话,匈奴边境驻军十万即可。

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