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二没有看不起衣衫褴褛的施梨月,耐心的介绍道:“粗面一斤八文,细面一斤十五文,蜀黍面一斤六文钱。”施梨月心下了然,没说要买哪一样,环视一圈,询问米的价格。...
施梨月感激这三位婶子,看到她们一脸真诚的模样,也不矫情,招呼着三个婶子朝着村后的破房子走去…
施梨月和三位婶子有说有笑的来到破屋前,施梨月拿出钥匙将锁打开,招呼三位婶子进来。
三人进到院子,看到破旧不堪的房子瞬间为施梨月感到心疼,看到空空荡荡的三个房间咒骂出口:
“那个狗娘养的薛刘氏,真是黑心肝到家了,怎么忍心将你赶到这里来?这里什么都没有,真不知道丫头你是怎么过来的!”
梁婶子忍不住骂出口,为晴丫头感到不值。
另一个王婶子,则拉着施梨月道:
“丫头,你去婶子家住吧,这里什么都没有,你一个女孩子怎么生活?”
“是啊,丫头,去胡婶家吧,正好和梅丫头一个伴。”
施梨月感激三位婶子的邀请,诚心说道:
“三位婶子,薛晴感激今日婶子的邀请,但是我习惯一个人,而且等会儿我要去趟县城买东西,收拾一下就能住人了。”
三位婶子看到晴丫头执意如此,也不好再劝,寒暄几句后便回了家。
施梨月看着时间已经不早了,锁上门寻着记忆中的小路跑向岐岭县…
岐岭县隶属于西河郡,位于东辰国皇城西北边,邻州就是东辰国边境与西岭国接壤。
听说这西河郡是一位王爷的封地,能封到这种偏远贫庸的地区,想来也不是什么受宠的皇子。
这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常年少雨,土地贫瘠,村民们都以种植麦子,蜀黍(高粱)为生。古代赋税严苛,加上粮食产量极低,每一年能够留在手头的粮食少的可怜,村民都是勒着裤腰带吃饭,晚饭基本不吃,早早休息,睡着了就不饿了…
思及此,施梨月心中不免敬仰起了华夏最伟大的科学家袁爷爷,他让华夏人民都不再饿肚子了!是所有华夏人民的楷模!
作为一名中医,医者仁心是她刻在骨子里的精神思想,她没有多么伟大的思想,既然机缘让自己来到了这里,那就尽自己所能帮助自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吧…
施梨月一路走走停停,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看到了岐岭县城门。施梨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,理了理有些凌乱的衣服,大步朝着城门走去。
通过昨日卖菜谱,她对县城的商户布局有了个大概的了解。
商户和商贩基本集中在两条主干道上,呈“十”形,按照东南西北命名。
酒馆和饭庄,首饰铺,当铺等基本上在西街和北街,贴近百姓生活类的像粮食铺,杂货铺,还有专门赶集的早市都在东街和南街。
从城门进来正是东街,施梨月看着左右两边的摊贩,一边寻思着买哪些东西,一边寻思着以后的生计问题…
这时,看到一家粮食铺,施梨月瞬间有了一个想法,快步进去。
一个年轻的小伙迎了上来:
“客官里面请,不知你想买点什么?我们店粮食价格公道,称斤量足,放心购买。”
施梨月点了点头,看到几种面粉询问道:
“这几种面粉怎么卖?”
小二没有看不起衣衫褴褛的施梨月,耐心的介绍道:
“粗面一斤八文,细面一斤十五文,蜀黍面一斤六文钱。”
施梨月心下了然,没说要买哪一样,环视一圈,询问米的价格。
店小二摸不准施梨月想买什么,但还是热情的介绍道:
“中等米一斤二十三文,下等米一斤十八文,糙米一斤十二文,不知客官你想买哪一种?”
米的价格确实贵不少,施梨月盘算了一番说道:
“给我来十斤细面,五斤蜀黍面,五斤下等米。”
店小二一听,喜上眉梢,招呼施梨月坐着喝茶,他好称量。
施梨月正好坐下来休息会儿,喝口茶解解渴…
很快,店小二将施梨月要的粮食称重好,放在桌子上恭敬的说道:
“客官,您要的粮食都准备好了,细面十斤是一百五十文,蜀黍面五斤是三十文,下等米五斤是九十文,三种合计是二百七十文。”
施梨月拿出三块碎银子放在桌子上,正好是三钱银子。
小二高兴的拿过碎银子,递给施梨月三十文钱,顺便说道:
“不知客官住在哪里?城中我们可以帮忙送到家。”
施梨月想了想说道:
“能不能午时过后帮我送到城门口?”
店小二赶忙点头答应,他没想到施梨月会买这么多粮食!果真是人不可貌相!
小二恭敬的将施梨月送出门,施梨月看到斜对面有一家杂货铺,抬脚走了进去。
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,看到施梨月进来,怔愣了片刻,随即上前招呼道:
“姑娘想买些什么?咱家物品种类齐全,南北货物基本上都有,价格公道!”
施梨月环视了一圈,物品种类确实很多,随即挑选了一个背篓,吃饭用的碗筷,盘子,调味品等所能用到的东西统统都买了下来。
中年大叔没想到衣衫褴褛的女子会买这么多的东西!高兴的合不拢嘴,亲自给施梨月斟茶,然后将东西一一打包。
正要给钱,施梨月这才想到可以买些菜种子种在院子和房子旁边的空地上,不能经常吃人家的菜,随即朝着掌柜询问道:
“掌柜的,你这都有什么菜种子?适合这个节气种的?”
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19-2021 15read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